首页>>山城干燥设备资讯

山城监测站视角:环境监测本质思考及业务创新

干燥设备资讯 2022-03-06 10:38:06 14972

 环境监测是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 获取活动( 测之本义) ,并且是与环境监管相关的 那部分活动( 监之本义) 。环境监测的发展壮大 已充分显示出其专业性、系统性、规模化和标准化 等现代社会化生产特征。面对当前环境监测需求 的快速增长与现实监测能力不足的矛盾、第三方检测机构快速发展与监测产业宏观管理滞后等深层次问 题,希望通过对环境监测本质特性的思考及对 监测业务问题的分析,为环境监测改革和发展提 供参考建议。 


1 环境监测的生产性探讨 

1.1 环境监测主体的生产性

   环境监测与传统的社会化大生产有着密切而特殊的联系。社会化大生产产生环境污染物( 或 破坏生态) ,产品进入另一生产或生活消费时又 会产生新的污染,污染物进入环境还可能产生次 生污染。正如针对产品的检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 一个环节一样,针对污染物排放及其对环境质量 影响的检测( 即环境监测) 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 一个环节。所以,社会化大生产是环境监测的本 源,因而也是最根本的责任主体。


   需要强调的是,从总体和长远看,社会化大生 产也是环境监测的对象主体,或者说污染源监测 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业务。一方面,污染源量大、面 广,排放污染因子众多,排放方式复杂、多变,落 实“预防为主、源头控制”环境政策需要大量的监 测信息支撑。另一方面,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有 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如果单从环境质量变化来追踪评价污染源影响,可能会受监测能力和 综合分析水平的限制而掩盖污染源的影响; 而一 旦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变再回过来溯源、控制 排污或修复环境,往往事倍功半。


1.2环境监测过程的生产性

   由于环境监测的科学技术性、与管理的渊源 以及环境资源公共性,通常被归属到技术服务行 业而区别于传统的生产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 产业的普及,广义的生产也涵盖了技术服务业和 信息产业。环境监测发展先后经历了与环境科研 分家、与管理职能分离以及监测信息公开“三级 跳”,目前又面临社会监测公司涌现和政府购买 环境监测服务的新形势,在此背景下将环境监测 与生产相联系不难理解。


   事实上,环境监测从任务和方案开始,经过布 点、采样、保存、运送、前处理、分析测试,到数据处 理和报告编写等过程,有劳动者和工具、有投入产 出、有程序规范、有控制反馈、有质量效率、有成本 效益等,都充分体现了社会性、系统性、重复性、规模化和标准化等社会化生产特征,与其他社会化 生产没有本质区别,也是一个社会化的生产过程。 随着环境监测现代化、服务供应的社会化、作业的 标准化以及社会监测公司的参与,环境监测将越 来越显示出现代社会化生产特征。其中,监测人 员创造了劳动价值; 监测人员技术能力、仪器先进 性、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决定 了生产力; 环境监测站行政管理、机制体制、价值 评价与效益分配、与排污企业及与社会监测机构 的关系等体现了环境监测的生产关系。 


1.3 环境监测价值的生产性

   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向企业、政府和社会提供 用于生产自控、行政监管和公众服务的环境监测 产品,并通过产品使用实现其价值。用户对环境 监测产品的要求除了合格的质量与足够的数量 外,还包括合理的产品结构。产品结构中横向结 构包括环境质量与污染源、水气声渣( 土) 辐射等 不同要素监测产品的数量分布和质量水平; 纵向 结构包括初级产品与深加工产品、主导产品与专 用产品、传统产品与高新产品等数量分布和质量 水平。 


   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,建立在监测数据基础 上的环境监测报告是环境监测信息文本化的成 果,用户使用的表面上是环境监测数据,实质上是 数据所蕴藏的环境监测信息,其真正的使用价值在于减少相应的不确定性,可用信息熵度量。


 H = - ∑ pi logb pi    ( 1) 


式中: H 为信息熵,pi为第 i 项分量概率,b 为对数 底,分量项数。


   例如,华中某林区政府所在地设有省级空气 自动监测站并发布日报( 非研究性或背景点) , 2003—2013 年统计结果表明,其空气质量优良率 接近 ( 每年 0 或 1 d 超过二级标准) 。该站 每日数据量很大,但用空气质量是否优良( b = 2, p1→1,且 p2→0) 评价每日监测信息量,则趋近于 0。相反,假如某污染源排放可能超标,也可能达 标,概 率 各 50% ,那 么,此 项 监 测 信 息 量 最 大( H = 1) 。这 2 个简单案例指示了一条理解环 境监测产品使用价值的新思路,值得深入探讨。


 2 环境监测业务中逆生产性问题分析 

   前文从环境监测与传统社会化大生产联系的 紧密性、环境监测过程的生产性和环境监测成果 的产品性 3 方面探讨了环境监测的生产性。这 3 个方面相互联系,反映了环境监测的本质特征,环 境监测业务应适应其生产性。以下分析环境监测 业务中逆生产性问题。


 2. 1 污染源监测地位和作用问题 

   根据环境监测生产性,污染源监测应是环境 监测的重点。研究人员习惯于从污染后的环境倒 推去找污染源,环境监测工作偏重环境质量,集中 于环境中已污染的因子,污染源监测信息不足等,带来了近年灰霾及其源解析、土壤污染及其防 治专项之类的被动问题,从反面为污染源作为环 境监测对象主体提供了支持。近几年,全国上下 加强了污染源监测,污染源在线监测已在国控、部 分省控重点污染源上快速铺开,第三方运营、企业 自测迅猛发展,商业监测公司进入污染源监测,但 是在线监测项目有限且质量堪忧,社会监测在行 政管理、商业运行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在摸索,污 染源监测整体上仍然缺乏前瞻性、全面性、系统 性、持续性、实效性和质量保证,在数量和质量方 面仍然存在问题。这些问题反映出在对污染源监 测地位和作用认识上的偏颇,也与长期以来监测 整体生产能力不足、管理水平跟不上有关。 


2. 2 环境监测生产过程中的问题 

   一是生产过程策划、控制与反馈问题。完整 的环境监测生产过程应包括任务下达( 产品设计) 、生产( 接受任务、布点、采样、分析、报告) 和 成果应用( 产品价值实现及再生产) 3 大环节,需 要系统的策划、有效的控制和必要的反馈。但是, 现实业务中,重生产环节、轻产品设计和成果应 用( 重小环节轻大环节) ,重程序轻时效,重实验 室分析轻布点和采样,重实际样品轻与之相关的 工况和水文条件等现象,造成任务下达超越生产 能力、产品设计与需求脱节、基础数据不扎实、高 水平产品缺乏、成果的应用不畅和产品过时等问 题,甚至隐藏着“设计( 任务) - 生产 - 应用”负反 馈的风险。问题的成因与环境监测生产方式有 关,实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体现。 


   二是人力资源问题。目前,社会监测机构尚 在发展探索之中,各级环境监测站是环境监测的 主要力量。近 10 a,虽然环境监测站配置大量先 进的仪器设备,但是人力资源保障不力、人机不匹 配影响了环境监测生产力的发挥。环境监测 站人员结构中管理人员比例普遍偏高,有些站在 编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; 技术人员层次结构中,环 境监测采样、分析、质控等生产基础性人力资源不 强、不稳,技术领军人才、综合分析人才和高 级生产与技术管理人才匮乏; 人才素质评价偏重 知识和学历,缺乏与环境监测生产性相适应的创 新意识、务实作风和团队精神。


   三是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。环境监测站及监 测系统组织结构建立在与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相 关的机制体制上,通常行政化色彩浓厚,基层监测 站“小而全”、省级监测站“全而同”的结构影响专 业质量和规模效益。通常有行政、技术和质量 3 套管理体系并行,其中行政体系最为成熟,也因人 权与事权不协调而与生产性冲突更大。技术体系 未摆脱科研文化的束缚,也未跟上现代社会化生 产管理步伐。质量管理体系大多直接套用计量认 证、实验室认可体系,只是针对实验室的最基本 的、通用的能力要求,有其局限性。这 3 套管理体 系需要改进,并整合成统一的环境监测生产管理 体系。 


2. 3 环境监测产品信息和使用价值问题 

   环境监测信息产品需要通过应用来实现价值, 而不同的用户可能需要不同的信息,相同用户在不 同时期可能需要不同的信息。目前环境监测产品 信息和使用价值问题突出表现在 3 方面: 产品设计 未能充分识别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; 综合分析缺乏 必要的监测信息提取、相关信息综合和监测信息产品再加工过程,建立在各级监测站( 生产者) 分工 之上的、或仅由数据上传或统计形成的监测业务结 构不能代替环境监测信息产品应有的层级结构; 理 论与方法体系问题。前文所列案例挑战了现行的 环境监测点位设置及成果表达等理论和方法,体现 了创新环境监测业务的必要性。


 3 环境监测业务创新建议 

   从逆生产性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中可总结出环 境监测业亟待发展的 3 大方向,即加强污染源监 测、发挥环境监测生产能力、提升环境监测信息产 品使用价值。这 3 方面的发展都需要通过环境监 测业务创新来实现。 


3. 1 创新环境监测站生产方式 

   一是明确各级环境监测站职能定位,强化污 染源监测。新环保法的实施对环境监测站职能定 位提出了新的要求,具体定位可能见仁见智, 监测站自身应有自己的定位思考。如省级监测站 的定位为①发挥人才、设备、技术和管理优势,在 高新监测科技应用、高新监测产品开发、质量控制 与品质提升上起主导和引领作用。②突出重点任 务和主导产品,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导做好 污染源监测,同时做好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考核 监测。③履行公益职能,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 环境质量和城市区域空气环境质量为重点,做好 环境质量监控预警监测,做好环境投诉和应急监 测。④监测行业监管技术支持或研究性监测。无 论最终怎样定位,环境监测站生产力资源占主导 地位,应在污染源监测( 尤其是污染源监督性监 测) 上起主导作用。 


   二是优化环境监测生产方式,改进生产流 程。①创新管理体系。改进和整合环境监测站现 行的行政、技术和质量 3 套管理体系,形成统一的 环境监测生产管理体系,并逐步去行政化,积极推 行公司化管理。通过管理体系创新,优先解决人 才问题,保障采样、分析等基础技术人员的数量和 素质,促进环境监测综合分析人才和生产管理人 才发展。②整合监测系统资源。针对基层环境监 测站“小而全”、省级环境监测站“全而同”的问 题,面向质量和效率,通过区域资源整合,促使不 同区域、不同级别的环境监测站功能和专业分化、 层次结构分化,发展区域特色站。对污染源监测 和环境质量监测等可以整合常规业务,可在省或市相应层面上整合力量,实现专业质量和规模效 益。③改进生产流程。重点针对环境监测生产过 程中“重小环节、轻大环节”问题,结合资源整合 和理论方法创新,积极强化产品设计,主动促进产 品应用,建立“设计 - 生产 - 应用”正反馈机制。


   三是做好环境监测信息大文章,创新环境监 测理论和方法。用系统论、控制论、信息论和现代 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发展环境监测理论和方 法,任重道远。当前应着手 2 项探索: ①保障信息 有用。组织专门力量,配合监测管理部门,认真调 查、分析、研究监测信息产品需求,科学而实用地 设计产品,并优化产品结构,通过理论和方法创新 提升环境监测信息产品使用价值。②保障信息充 分。针对基础数据不扎实问题,将采样点位( 断 面) 和频次设计建立在对污染源排放和水文等相 关环境条件调查分析、统计和信息量评估基础上, 以保障样品所代表的信息充分。


3. 2 发展社会监测力量 

   一方面,应充分认识社会监测力量的重要性。 社会监测力量是环境监测生产主体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,发展社会监测力量有利于改进环境监测生 产方式,也符合各方整体和长远利益。尤其是在 污染源监测方面,如果没有社会监测力量加入,仅 靠现有的环境监测站系统难以满足污染源监测需 求。另外,竞争机制的引入有利于降低环境监测 成本、改进质量和提高效率,有利于优化环境监测 产品结构。


    另一方面,社会监测公司良莠不齐,应保障社 会监测力量健康发展。①重视环境监测生产的特 殊性,处理好竞争与合作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、 短期与长远关系。②监测市场发育需要一个过程,且在区域上不平衡,应找准进入时机和业务区 域。③环境监测市场容量有限而监测生产能力( 尤其是环境监测站系统生产能力) 会不断提 高,应注意生产规模控制和业务范围的优化,避免 机构雷同,实现能力互补。


3. 3 加强环境监测行业监管 

   一是通过顶层设计强化污染源监测。创新环 境监测业务 3 大方向都离不开环境监测行业主管 部门顶层设计,尤其是污染源监测,政策性强,关 系复杂,主管部门应及时针对污染源监测管理加 强相关政策研究,做好顶层设计。 


   二是从行政管理和制度建设上促进环境监测 生产方式变革。制定环境监测产业发展中长期规 划,以提高监测生产力为导向,通过改进环境监测 站用人机制体制,实现环境监测事业单位改革目 标。结合各地实际,稳步推进社会监测力量健康 发展,逐步培育环境监测市场,着力协调和引导环 境监测资源优化组合、分工协作与有序竞争。当 前,应避免在市场不成熟时盲目扩大、在管理未就 绪时急于推进、在质量与诚信无保障时疏于监管, 以保障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健康发展。 


   三是支持理论和方法创新促进环境监测产业 发展。从层面,通过科研支持等形式促进环 境监测理论和方法创新,包括用信息论、系统论、 控制论和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丰富和发展环境监测 理论和方法,以此带动环境监测产业大发展。


原文摘自《中国环境监测》--《环境监测生产性及业务创兄》,作者:宋国强


相关推荐